核心提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1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科技部王志刚等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答记者问
(中外新闻社前方记者 韦燕 2019“两会”特别报道之九)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1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履新一年的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他的四名同事一起走上梅地亚中心主席台。几天前,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部长通道”上表示,要调动人在科研活动中的积极性,使科研人员不被表格、报销、“帽子”所困扰。当记者会上被再次提问,如何将改革政策落实到位,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王志刚回应称,科技部正与相关部门一起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使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落地。他表示:“我们会把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结合起来,推动政策的落实,使科技人员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不唯身份、不唯编制又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因为很多研究院所、高校都是事业单位。但是我们在科技项目、资金的支持和服务方面,已经打破了事业企业的身份之分。在参与国家科技项目方面,如果还有在身份、编制方面受影响的,大家提出来,我们会认真研究,把问题解决。”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答5记者提问
人的问题要解决,体制机制也要改革创新。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王志刚介绍,进入创新型国家,要看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不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的动力是不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去年,我国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综合科技创新指数排在第17位,距离2020年排名第15位左右的目标还有差距。他说:“我们还是有短板的,比如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现在还有不足,这是需要补的地方。第二,我们的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真正解决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创新活动中的所需。”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出席记者会
一直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创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有记者提问,科技部要如何加大措施啃下增强原创能力的“硬骨头”?对此,王志刚表示,我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今后会更加加大投入力度。“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势头,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现在都开始把基础研究作为重点,包括对数学的投入、对其他基础学科的投入,从源头上探索相关领域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在实践中有哪些创新。”他说。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出席记者会
要想推动国家高科技创新发展,必须要解决高科技水平供给不足的问题。王志刚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而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一是要做好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基地、技术转移主体以及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二是推动符合技术成果转化的国有资产评价、管理的制度建设。因为它更多的是无形资产,包括最近正在筹备的科创板,其目的也是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把资金流、交易额当作重点。同时,科技与金融结合也非常重要,如果科技是充分条件,金融就是必要条件。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出席记者会
与此同时,王志刚指出,科技本身是把双刃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一项新技术、新成果既能带来好的一面,也要关注和避免出现坏的一面。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引导、约束,告诉和引导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范,转化成果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定,使科技人员更加理性、尊重规律、敬畏法律。对于为了个人名利罔顾法律的行为,要加以约束。
中外新闻社记者韦燕采访科技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