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守住文脉和乡愁就是守住民族的精神家园。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宋以来在闽粤赣边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性文化。6月2日,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执行社长刘登臣、中外新闻网总监文峻、中外新闻社常务理事周见华、中外新闻社国际教育部副总监曹良茂等应邀前往千年古县城...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 文峻 唐敏翔)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守住文脉和乡愁就是守住民族的精神家园。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宋以来在闽粤赣边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性文化。6月2日,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执行社长刘登臣、中外新闻网总监文峻、中外新闻社常务理事周见华、中外新闻社国际教育部副总监曹良茂等应邀前往千年古县城—福建宁化县考察,见证客家文化传承薪火相传,客家文化成为宁化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福建省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有近1300年建县史。宁化是驰名中外的客家祖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地,更是全球1.2亿客家人的祭祖祈福圣地、朝圣中心和精神家园。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大批中原先民为躲避战乱,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接合地。宁化历史上共有三次重大的客家大迁徙,带来的各姓氏后裔按中原古礼进行族祭。后来,客家后裔以石壁作为新的起点向外繁衍,现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外新闻社高层一行进入宁化客家祖地,这是公祭始于明洪武年间,历经近700年。1995年以来,宁化每年秋季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现已连续成功举办28届,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余万人次来宁化寻根谒祖,传承祭祀文化。宁化以客家祖地为核心,全力保护客家“非遗”,做好客家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宁化的客家“非遗”内容丰富,尤以“客家祖地习俗”为独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壁镇,因此名列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
记者在宁化客家祖地采访时了解到,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的摇篮、客家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大批中原先民为躲避战乱,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接合地。]南迁的先民经过不断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融合,孕育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创造了坚韧不拔、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所以,宁化可谓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
宁化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客家祖地,它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党和国家及各级领导、海内外客家乡贤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二十多年来,宁化着力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客家精神,发挥独特优势,突破薄弱环节,推动了宁化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宁化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借助客家文化形成的引力和能量,集聚经济发展要素,加快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传承好客家文化就是保护好客家人的根和魂。宁化客家小吃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源自古中原一带民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宁化客家小吃品种多达300种,其中61种获评“福建名小吃”、15种获评“中华名小吃”。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化客家非遗十分丰富,山歌、游傩、玉扣纸、木偶戏、木活字印刷术等非遗艺术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