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月16日下午,“2016黑龙江这一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花园邨宾馆举行。黑龙江省农委、商务厅主要负责人就“一、三产齐头并进,高于全国增幅”这一主题做了主旨发言。
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金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6年,黑龙江省围绕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总目标,综合施策、多点发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粮食综合产能、农机化建设、规模化生产、绿色食品产业、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取得“两持续、三变化”的可喜成效,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两持续”:一个是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农业生产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夺得好收成,实现“十三连丰”,粮食总产1211.7亿斤,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有效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另一个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经受住玉米收购市场化减收的严峻挑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十三连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
“三变化”:一是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全省农业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数量质量型农业发展,龙江大粮仓加快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战略转型。二是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观念、品牌意识、闯市场能力得到提升,由原来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加快转变。三是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全省合作化生产步伐加快,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加快向规模经营转变。
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得到中央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分别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扎实富有成效。全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一减七增”,玉米面积调减1922万亩,通过改种杂粮杂豆、蔬菜等高效作物,农民人均增收272元。建成“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170个,全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面积74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畜牧业加快发展,全省新建300头上以规模奶牛场146个、3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场197个、3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210个,畜牧业产值实现1854.8亿元,增加值697.6亿元,均增长4.6%。外向型农业、渔业、蚕蜂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增强了农产品多元供给和促农增收水平。二是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着力做好农业“三篇大文章”,农产品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协调推进,传统农业由单一种植加快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经济发展。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5175家,经营收入74.5亿元,分别增长22.5%和41.6%。我省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省。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良种化进程加快。三江治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引水骨干和灌区骨干工程等一批重大农业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全省新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129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0.2个百分点。编制《全省农作物高标准栽培技术模式汇编》下发全省,各类综合技术推广面积1.9亿亩(次),农业真正种出标准、种出质量、种出效益。四是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力度加大,《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制定《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技术指导意见》、《黑龙江省畜禽粪尿资源处理利用技术指导意见》,24个县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试点,18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11个县实施循环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10个县开展黑土地保护试点,8个县开展秸秆造肥还田项目,完成高标准“三减”面积1240万亩。五是农产品市场营销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在国内外举办黑龙江优质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17场,签订合同和意向协议310多亿元。省级农业电商平台—生态龙江网入驻合作社和企业1785家。农村电商主体达2.7万家,交易额突破100亿元。黑龙江大米网7月底上线运营。在全国率先开展水稻、大豆、杂粮等众筹,全省众筹收入30多亿元。组织55家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示范基地与28所院校大学生实现对接。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评选出全国十大大米区域性公共品牌我省占3个,全国十大好吃大米黑龙江省占5个。六是农民创业成效显著。制定《黑龙江省农民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编印《黑龙江省农民创业政策指导目录》、《黑龙江省农民创业100例》,开办《新农人创业经》电视专栏,农民干事创业激情得到充分调动和释放,全省农民创业人数103.5万人,实现创业纯收入227.6亿元,分别增长37.1%、39.8%。七是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制定《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黑龙江省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方案》,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9万个,带动2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1亿多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铺开,完成实测土地面积1.39亿亩。开展省级和市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达到27个,国家级试点县方正县67个行政村已有66个村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走在全国前列。50个县(市)搭建农村产权及土地流转平台。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保险、涉农资金整合、玉米收储制度、大豆目标价格等其他改革扎实推进。